作為“一帶一路”重要樞紐和雄安新區及中西部腹地便捷出???,位于渤海新區黃驊市港城產業園區的黃驊港腹地廣闊,肩負使命。瞄準需求為腹地產業“量身定制”航道,圍繞腹地聚集的石化產業做好污廢接收處置大文章,港城產業園區完善集疏運體系為腹地企業降本增效——打通能量傳輸的“血脈”近日,滿載滄州縣域特色各類制品的貨輪緩緩駛離黃驊港,開啟直達上海港的航程。自去年7月黃驊港至上海港集裝箱班輪航線正式開航以來,這條內貿航線已經實現每周一班的常態化運營。航線的開通,改變了以前從黃驊港經過海運和汽車運輸周轉到鄰近港口的現狀,時間上節約至少5天,物流成本減少1/5。航線可為滄州周邊腹地及西北部地區提供滄州至國內沿海地區的優勢航線資源,助力滄州成為雄安新區便捷出??诩皡^域貨物集散中心。同時,集裝箱航線的高效性和聚集性將助力黃驊港打造成參與國內大循環的重要物流支點,形成新的陸海通道,為國內大循環培育新動能。內貿航線有了新突破,外貿航線也在積極探索。自去年10月底黃驊港到上海港集裝箱外貿支航線通航以來,黃驊港與上海港的業務聯系更為緊密了。這條航線不僅為黃驊港織密海上航線網絡,更為黃驊港腹地客戶開辟了一條低成本、高效率的出海大通道。除了航線不斷豐富,黃驊港的集疏運體系也更加完善。如果把港口比喻成“心臟”,那么,可以連接多種運輸方式的集疏運體系,就是港口經濟能量傳輸的“血脈”。集疏運體系的快速高效,能在相當大的程度上緩和由于船舶隨時到港、貨流不均衡而引起的壓船壓貨現象,也可以緩和貨物集散對碼頭倉庫容量過大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彌補港口其他系統的不足,擴大港口腹地半徑,從而促進港口發揮最大潛力。港口集疏運能力只有匹配甚至超過船舶運輸能力,才能確保貨物進得來、出得去,保障港口正常的運行秩序。不斷完善集疏運體系,正成為近年來滄州堅持向海發展、向海圖強的有力佐證。點對點服務 污廢有“歸途”對船舶油污及含油廢水等危險廢物進行無害化、資源化處理,不僅可以點對點服務中海油渤海鉆井平臺等周邊油田類相關企業,還能有效改善港口危險廢物接收處置現狀,推動港口向生態、智慧、綠色發展。今年3月,總投資5.01億元、占地面積約200畝的黃驊港污廢綜合利用項目正式開工建設,預計2025年投入試運營,年營業收入約1.5億元,可提供就業崗位100個。3月1日,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宣布,渤海南部海域再獲億噸級油田,這是我國第一大原油生產基地渤海油田連續3年勘探發現的億噸級油田,對于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義。黃驊港污廢綜合利用項目主要對船舶污油、油泥、油腳、含油污泥及含油廢水中產生的浮油等危險廢物,進行收集、貯存并進行無害化、資源化處理。也就是說,項目可以從固體廢物中尋找資源,實現資源的無限循環利用,從原來的“資源→產品→廢棄物”模式轉變為“資源→產品→廢棄物→再生資源”。還具有可再生利用、節約資源的屬性,通過有效處置可以恢復其原來的使用功能,促進再生資源的回收利用,減少環境的二次污染。這一項目危險廢物處置能力為每年15萬噸,其中污油水3萬噸、固廢1萬噸、污油泥5萬噸、鉆井泥漿6萬噸,項目不僅可有效改善黃驊港至今仍無就地配套危險廢物接收處置設施的現狀,還能完善港口基礎設施、提升港口服務能力、壯大臨港產業規模,對推進各類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加快構建廢棄物循環利用體系,也具有重要意義。為2000萬噸石化需求打造新航道4月15日上午,汽笛長鳴聲中,來自馬來西亞的美人魚號10萬噸級油輪靠泊黃驊港,這是黃驊港首次靠泊10萬噸級國外油輪,標志著我國新一條液化外貿航線正式開通。黃驊港泰地液化碼頭于今年3月獲得河北省人民政府對外開放批復。泰地液化碼頭處在渤海灣陸上運距最短位置,正式開放后,可為腹地眾多石油化工企業提供進???、出???,搭建海上外貿新通道,并完全實現外貿貨物在本區域內報關入罐、裝車或管輸至生產工廠,大幅降低企業運營成本。黃驊港腹地每年有超2000萬噸原油、燃料油、稀釋瀝青需求量。為了更好地服務黃驊港腹地企業,泰地液化碼頭應運而生。泰地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張躍介紹,泰地液化碼頭水工結構按靠泊10萬噸級散貨船設計和建設,岸線總長497米,年吞吐能力440萬噸。一期陸域建設規模為33.4萬立方米儲罐區及配套設施,接卸貨種分別為原油、燃料油、汽油、稀釋瀝青、工業混合油、混合芳烴等。泰地液化碼頭開放,同時拓展和提升了黃驊港口岸功能,為推進現代綜合服務港、國際貿易港、“一帶一路”重要樞紐建設,補強腹地石油化工產業鏈、破解石化產業物流瓶頸、加速綠色石化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支撐。近年來,黃驊港陸續建成礦石、糧油、通用散貨等46個生產性泊位,使黃驊港成為中西部地區和雄安新區便捷出???。在此基礎上,加快推進總投資558億元的集裝箱、滾裝、原油、LNG等21個碼頭項目建設,建成后將進一步增強其服務廣闊腹地經濟發展能力。